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顺义妇儿医院儿科 周茜
编辑 | 刘家碧
“医生!孩子吃豆子卡住了!”深夜的抢救室门口,一位父亲嘶吼着冲进来。10分钟前,他女儿被一粒豆子卡住,瞬间憋气失声。父亲曾慌乱按压孩子腹部两次,异物未出便直奔医院。来到医院时,1岁多的女婴浑身青紫、瘫软无声。医生触诊发现患儿呼吸心跳全无,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加压给氧,耳鼻喉、儿科、麻醉科专家火速集结。孩子最终转至北京儿童医院取出异物。
异物窒息是儿童窒息的常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2—5岁的幼儿中,发生几率更高。孩子误将物品(如食物、玩具、硬币等)吸入气道,会导致气道部分或完全阻塞,从而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家长若未掌握正确急救法,盲目拍背、抠喉甚至错误按压腹部,可能让异物卡得更深。顺义妇儿医院儿科周茜医生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儿童异物吸入的急救方法、预防措施以及科学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
展开剩余76%哪些东西易被孩子吸入气道?
食物:坚果、葡萄、糖果、热狗、花生等。
小物件:玩具小部件、硬币、珠子、纽扣、电池等。
儿童异物窒息的信号有哪些?
当孩子发生异物吸入时,症状通常会很迅速且明显,家长需要及时识别并采取措施。
剧烈咳嗽:孩子试图通过咳嗽排出异物。
不适:孩子可能表现出痛苦,脸色苍白或脸上有挣扎表情。
呼吸急促或困难:孩子呼吸变得急促,胸部可能有凹陷感,表现出明显的喘息。
无法说话或哭泣:因为气道部分阻塞,孩子可能无法发出声音。
嘴唇发绀(紫色):缺氧时,嘴唇、指尖可能变得发紫,表示严重缺氧。
失去意识:当气道完全堵塞时,孩子会逐渐失去意识,甚至停止呼吸。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异物窒息如何急救?
1、1岁以下婴儿
婴儿的气道较狭窄,急救时要格外小心。正确的急救步骤如下:
(1)保持冷静:立即判断婴儿的情况,是否存在明显的呼吸困难或无呼吸。
(2)背部拍打:将婴儿面朝下,保持头低于胸部,用手掌轻拍婴儿背部5次。通过拍打帮助异物排出。
(3)胸部按压:如果背部拍打没有效果,将婴儿翻转,使其面朝上,放置在坚硬的平面上,使用两根手指按压婴儿胸部,按压5次。
(4)反复操作:如果上述方法无效,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继续进行急救操作。
2、1岁以上儿童
1岁以上的儿童,可以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目前针对气道阻塞非常有效的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步骤:
(1)站在孩子背后:如果孩子站立或坐着,站在孩子背后,用一只手包住孩子胸部。
(2)形成拳头:用一只手握住拳头,拳头的边缘放在孩子的肚脐上方,另一只手包住拳头。
(3)进行腹部推挤:迅速用力将拳头向内、向上推,模仿咳嗽的动作。推挤要迅速且有力。
(4)重复操作:每次推挤5次,如果异物没有排出,继续进行海姆立克法操作,直到异物被排出或急救人员到达。
家长们需注意,进行急救操作时,力度要适中,过度用力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如果孩子已经失去意识,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
预防胜于急救!家长需做好5件事
预防儿童异物吸入是家长的首要任务,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减少这种紧急情况的发生。
1、选择安全玩具
确保孩子的玩具符合安全标准,避免选择有小部件或容易拆卸的小玩具。对于学步期的孩子,要特别留心地面上是否有小物件,防止孩子误吞。
2、监督进食
给孩子吃东西时,确保他们坐在安全的地方,避免边玩边吃。食物要切小块,尤其是坚果、葡萄等容易引起窒息的食物。
3、教育孩子不要将物品放入嘴巴
尤其是2—3岁的小孩,容易将任何物品放入嘴巴里,家长需要教育孩子认识到这一行为的危险性。
4、保持家庭环境清洁
家里的地面、家具等地方要清理干净,避免玩具小部件、硬币、按钮电池等小物品散落在地上,随时检查家里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
5、学习急救技能
家长应该学习基本的急救技能,包括海姆立克急救法、背部拍打法、心肺复苏等。掌握这些技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及时为孩子提供帮助。
儿童异物吸入是一个常见的急症,虽然很多情况都可以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方法进行处理,但重在预防。家长应当采取措施国内配资官网,确保孩子远离潜在的危险,并学会基本的急救技能,防患于未然。
发布于:北京市卓信宝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